習近平同志曾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彪S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4月19日下午兩點,城市與環境學院于17號樓301、307分別開展了規劃、自然兩大方向的大創項目結題答辯。出席此次答辯評審的老師有城鄉規劃系主任盧中輝博士,房地產系主任張飛教授,地理信息科學系主任蔡安寧副教授,以及張錦宗副教授。同時,生命科學學院的許勇老師和沈婷老師受邀出席評審。
本次大創項目答辯共有19組,分別包括“新形勢下房地產市場推廣策劃和創新研究”、“淮安市鄉村旅游精準扶貧調查研究”、“2001-2016年江蘇省冬小麥物候變化研究”等研究。答辯過程中各項目負責人分別從研究背景、研究內容、預期成果、完成情況以及特色創新等方面以圖片、文字、數據等方式通過PPT的形式進行了精彩的講解。其中,1704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班楊悅同學對鄉村旅游以及精準扶貧表達了自己的疑問:“我們把鄉村旅游做為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鄉村旅游是否真的能夠起到振興鄉村的作用還未可知?!睂W子們團結一致,積極配合的大創項目,不僅體現出了富有創造力的開拓精神,還表現出踏實肯干的決心,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新風貌、新精神。
項目介紹完畢后,評審老師們對每個項目進行綜合性評價,針對每個項目存在的問題結合各項目的學科特點給予指導性建議,并且提出答辯問題,房地產系主任張飛教授表示:“我們做研究,是要發現現有研究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創新是無止盡的前進,創業是無止境的發展,大學生要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span>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的不竭動力,正確的認識能積極推動實踐的發生和發展。而大創項目就是一個認識與實踐完美結合的過程。大學生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調查、查閱文獻等實踐方式獲得新的認識,而后認識又推動實踐的不斷完善?!按髣摗弊鳛橐粋€開拓創新的平臺,希望更多的同學能夠了解大創,參與大創,將大創落實到實踐中去,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從而成為社會的領跑者,走在時代前沿。

圖為沈婷老師在觀看學生項目資料。記者 李少君 攝

圖為活動現場。記者 李少君 攝

圖為張飛教授在聽取學生匯報。記者 蔣珊珊 攝

圖為同學在匯報ppt。記者 蔣珊珊 攝